如果有人说,中国这次在铁矿石采购上的动作只是小打小闹,恐怕就太小看背后的意义了。
要知道,铁矿石可是中国重工业的命脉,每年进口量能占全球一半以上,光是这个数字,谁都得认真对待。
可偏偏这么多年下来,中国明明是最大买家,却总是被压着议价权,甚至成了全球铁矿石市场的“冤大头”。
矿业巨头们开采一吨铁矿石的成本不过十几美元,转手卖给中国价格能翻十倍。更别说整个交易体系还得用美元定价,汇率一波动,中国钢厂一年就可能白白亏掉几亿美元。
最离谱的是,国际定价机制总有些你摸不到却能感受到的“黑手”,每年让中国多掏的钱,能让好几个大型钢企的利润都不够看。
说出来像笑话——明明是最大客户,结果却总是被牵着鼻子走。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,还得按照老板定的外币价格付钱,汇率涨跌风险全自己扛。要说中国冤不冤?大家心里都有数。
不过,这一次,风向真的变了。中国铁矿石采购说“不”,不只是气话,而是手里攥着实打实的底牌。第一,供应商不再只有澳大利亚和巴西。
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已经开始出货,品质好、产量大、成本低,基本等于给中国加了一道保险锁。
俄罗斯那边也不甘落后,出口中国的铁矿石猛增,而且大部分开始用人民币结算,连秘鲁、非洲其他国家的矿山也眼看要大规模投产。
等到2025年,新增供应量上千万吨,谁还怕被人卡脖子?
第二,定价的话语权,中国也在一步步拿回来。以前国际铁矿石的价格是普氏指数说了算,这玩意儿是谁操控的,外人难说得清。
现在中国推出了北铁指数,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交易量甩新加坡好几条街,价格也和国内现货市场接轨。
更关键的是,人民币结算正在一点点扩展,国内不少大型钢厂已经和海外矿企用区块链搞定了人民币支付。连必和必拓这样的老牌巨头也不得不跟着妥协,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。
这不是小进步,是买方市场的信心体现。
第三,战略储备也不是吹的。中国港口铁矿石储量能顶一个多月的全国需求,国家手里还有上亿吨的储备。现在电炉炼钢技术上来了,对高品位铁矿石的依赖也在降低。
就算哪天澳大利亚真想“断供”,中国也能扛得住。这种底气,可不是一天练出来的。
反过来看澳大利亚,80%的铁矿石出口全靠中国消化。中国要是少买一点,他们直接找新买家可没那么容易。新建铁矿石运输线、港口,这种投资不是一年两年能回本的。
眼看着铁矿石出口收入要下滑,澳大利亚也不得不琢磨怎么和中国在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领域搞点新合作,免得以后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,摔了就全没了。
这还不只是铁矿石的事。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正飞快增加,2023年只占5%,2025年有望到25%,2026年甚至可能超过40%。
有了人民币结算,外国矿企的钱不会再“躺”在外汇市场浪费,而是可以买中国的高科技产品、投资中国的市场,形成良性循环。人民币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硬,国际地位水涨船高。
照这样下去,澳大利亚铁矿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迟早要掉到10%以下,中澳贸易的重心也会转向更平等、更多元的方向。
到那时候,铁矿石交易不再是你争我抢、谁压谁一头,而是买家和卖家都能凭实力、讲规则,商业归商业,合作归合作。
所以说,这次暂停采购美元计价的铁矿石,并不是中国要跟谁过不去,而是到了大家都要学会尊重市场、尊重买家的时候了。
铁矿石只是个开始,未来石油、铜等大宗商品的国际结算方式,可能都会向着多元化、公平化的方向走。
世界贸易规则该变一变了,谁都不能再当“冤大头”,也没人会愿意永远被牵着走。中国这步棋,走得不急不躁,但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。
股票10倍配资,外盘开户配资,配资杠杆风险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